品牌打造
1、深挖品牌内容
打造一个品牌,首要任务就是了解品牌信息,深挖品牌的历史、溯源、文化底蕴、社会影响、环境因素等等,从而找到品牌在发展过程中可延展的方向和内容。
品牌内容是树立品牌的根基,品牌的优势是什么?品牌在过去对所在区域的影响有哪些?品牌在所在区域内的过往形象如何?等等,这些都是在打造公共品牌过程需要依托的基础条件,根据公共品牌过去在所在区域的存留信息,分析出品牌未来发展的方向,及时调整更改的内容,如此才能打好根基,不至于品牌坍塌。

2、塑造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是品牌面对市场、面对社会、面对大众锁表现出的主要个性特征,决定着公众和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和认知。同时品牌形象也是品牌实力的主要体现。
品牌形象包括品名、包装、图案logo设计、广告设计等。
尤其是在公共品牌的打造过程中,品牌形象直接决定着品牌的生命长度。
首先,品名是公众对品牌最直接的认知,可以说是公众对品牌的第一印象。一个好的名字,对大众的吸引力往往超出品牌本身的价值。特别是在打造品牌初期,一个好的品名,是引流的第一手段。
包装方面,包括了实体包装和形象包装,实体包装指产品实物的包装,好看的包装往往能提升公众的信任度,所谓“佛靠金装”,好的包装可以提升产品本身的价值,也能很大程度上促进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而形象包装所带来的价值是品牌对外的影响力,好的印象容易口口相传,坏的传闻更会瞬间人尽皆知,所以想象的包装,必须时刻跟进,避免出现“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事情发生,一旦性向有损,再想挽回,浪费的时间和成本都会大大提升。鸿星尔克就是形象包装最显著的例子。

Logo、广告等对外信息的设计,是代表品牌的符号,同时也是一种意识传播的途径。例如耐克运动品牌,一个流线型的对号,让千家万户都记住了耐克这个品牌。并不是说这个“对号”有多么特别,而是因为它的简单流线型,更容易在人的意识中留下印象,更容易被记住。同理,奔驰、宝马等汽车logo,也是因为简单,容易被记住,而在传播过程中取得了惊人的效果。
从心理学角度讲,形象就是人们反映客体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图式。
品牌形象可以用量化的方法来考察:
品牌知名度;
品牌美誉度;
品牌反映度;
品牌注意度;
品牌认知度;
品牌传播度;
品牌忠诚度;
品牌追随度。
这些考察的方法,也正应对了我们讲到的品牌形象塑造的必要性。

3、树立品牌文化
品牌文化是与品牌相关的信念、价值观、仪式、规范和传统的结合。
品牌文化通过赋予品牌深刻的文化内涵,建立鲜明的品牌定位,利用良好有效的传播途径形成消费者在精神上对品牌的高度认同。说白了,就是利用品牌文化创造一种信仰,增加受众群体对品牌的忠诚度。
而品牌忠诚度,就意味着长久有效的收益渠道,和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这类似于追星文化,事实上,如今市场上已经屡屡出现品牌通过粉丝经营赢得市场的例子。
品牌力就是要依托于品牌文化。二所谓的品牌文化,指的就是品牌的文化内涵。
在这其中,我们要着重讲述品牌价值观的重要性。要品牌人格化。
“同频”——
同频,就是共鸣。
随着文化潮流的不断变化,大众对社会生活当中各种信息的认知方式和认知标准一只在频繁变化,当下阶段,大众的认知标准就是价值观的共感,也就是所谓的“同频”。
同频、共情,是时下最容易引起受众群体认知、认同的宣传渠道,说白了就是打感情牌,如果你的文化、你的价值观、世界观,能够让受众认同,认知有感同身受的感受,那就意味着你已经打开了受众的心门,也打开了受众群体的腰包。
例如:你如何站在受众的立场考虑手中的感受?你是否了解受众的酸甜苦辣?你是否能够抓住受众在疲惫、劳累等各种情绪的影响下,最需要得到安慰方式是什么样的?
当你了解到受众的这些信息,同时满足受众在这些方面的需求,你就有了立场,作为一个抚慰所有人心灵的品牌,得到受众的信任和依托。
品牌和受众同频化,品牌文化共鸣化,品牌形象信仰化,这就是一个品牌最理想的状态。
香奈儿、古驰凭什么成为时尚标准,就是因为其品牌本身本神话,导致消费者认为这些品牌给出的潮流信息,就是最正确的潮流标准。追星文化也是同理。当你的文化上升到一个层次,你就可以左右很多人的思想和判断力。

4、迎合市场需求
这一点是简单直接的,也是我们在前面谈到“同频”时提到过的,打造一个品牌,不能闭门造车,必然要考虑到市场的需求。
消费者花了钱,就是要买个舒心,买个满意,如果花了钱,还感到钱花的冤枉,那就说明品牌本身很失败。
那么如何判断市场需求呢?
首先是互换立场,无论哪一个行业领域,都必须将自己放在消费者的立场上,考虑消费需要什么,生活中还缺什么,还想要什么新的尝试,然后才是针对这些信息对自我产业进行改良和调整。
例如餐饮,你在一个老龄化的区域,售卖年轻人才会尝试的特色食物,甚至是刺激性食物,这就属于明显的与市场背道而驰。
而作为公共品牌,首要考虑的,就是所在区域的独特性,比如大家习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居住习惯、交通便利与否、消费能力等。获取这些信息后,对品牌自身做出适当的调整,这样品牌才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在所在区域才能占据市场。

5、打造利益共同体
公共品牌的品牌权益不属于某个企业火集团、个人拥有,而是所在区域内相关机构、企业、个人等共同所有。
所以打造公共品牌的同时,也要及时构建利益共同体。这个利益共同体包括社会大众在内。例如形成必要的产业链接,旅游产业带动餐饮产业、住宿产业,带动地方特色产品产业,或者解决所在区域内部分就业问题等。
只有构建一个利益共同体,品牌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